分类 | 诊断 | |
油性 | 特征 | 毛孔粗大、油脂分泌旺盛、肌肤易受污染、 脸上油腻光亮、皮质厚硬、肤色较深、多油、缺水、易长黑头粉刺、暗疮、黑头、粉刺(酒米)、毛孔粗大、酒糟鼻。 |
成因 |
1. 雄性激素过多导致皮脂腺功能旺盛; 2. 食用高糖、高脂、辛辣、煎炒等刺激性食物致消化功能过盛或便秘; 3. 维生素B1、维生素B6缺乏导致,鼻部明显; 4. 缺水:人体摄入水分不够或过少造成血液浓度过高,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, 也影响细胞的正常吸收及排泄,造成细胞所得水分不够,因而过早死亡; 5. 与内分泌失调有关。 |
|
护理 |
1. 选用洁肤能力强的洁面产品 2. 选用控油收敛的爽肤水及护理产品,周护理可加强去角质和深层清洁; 3. 忌辛辣、刺激、高糖、高脂肪的食物。 4. 危险“三角区”不能做针清术,严重不能按摩或只做穴位或淋巴排毒; 5. 暗疮期间尽量不化浓妆或少化妆,应避免去公共场所,不要养成用手抓面的习惯; 6. 注意肠胃功能,保持大便畅通。 |
|
中性 | 特征 | 皮肤红润、光滑,不干也不油腻、触手幼嫩、富有弹性、 厚薄适中、纹理细腻、通常无瑕疵,属健康的皮肤。 |
成因 | 先天性,中性皮肤十分罕见,通常在发育前的少女多见。 | |
护理 |
1. 此类肌肤易生皱纹,必须注意保养,尤其夏天的防晒,冬天的保湿; 2. 不能用太过油腻的面霜,避免使用过量的精华素或营养品; 3. 注意保养,保持心情舒畅、休息好,坚持每天保养维护中性皮肤最好的状态; |
|
干性 |
特征 | 无光泽感、缺乏弹性、表皮角质容易脱落,特别在冬季,新陈代谢降低 ,皮脂和水分更加不足,易出现裂纹,皱纹,斑点及敏感的现象。 |
成因 |
1. 碱性物质的刺激、脱脂能力强的洁肤产品、有机溶媒的刺激等; 2. 年龄增大造成的角质屏障功能降低; 3. 外界环境因素:寒冷、紫外线、大风、气候干燥等。 |
|
护理 |
1. 保持充足睡眠,适当的运动,注意防晒,不要用力摩擦皮肤,避免外力对皮肤的强烈作用; 2. 多吃水果蔬菜; 3. 外用类禁忌:含有汞或氢醌的各类化妆品、软膏;含类固醇类的软膏。 4. 选用保湿度和滋润度均较高的产品 |
|
混合型 | 特征 | 混合性肌肤都兼有油性皮肤和干性皮肤的两种特点,在面部T区(额、鼻、口、下颌)呈油性,其余部位呈 干性。混合性皮肤多见于25-35岁之间的人。 |
成因 | “T”字部位由于油脂分泌旺盛,易使毛孔粗大,形成黑头,其余部份分泌减少缺水缺油现象。 | |
护理 |
1. 混合型皮肤的人应该特别注意清洁的步骤。最好能在T区和T区外使用两种洗面奶,T 区使用清洁力较强的泡沫 型,T区外使用温和的乳液型洗面奶。 2. 定期给予肌肤大扫除——敷脸,在敷脸的时候一定要分区做面膜,T字部位用清爽的面膜,干燥部位用保湿、 营养面膜。 3. 在日常保养时,要加强保湿工作,不要涂油腻的保养品。 4. 干燥的部分要着重保湿,用热敷促进新陈代谢,做化妆水,保湿乳液加强保湿,以补足水分。 |
|
敏感型 | 特征 |
1. 皮肤表皮薄,细腻白皙,皮脂分泌少,较干燥,微血管明显,皮肤呈现干燥机能减退,角质层保持水分 的能力降低,肌肤表面的皮脂膜形成不完全。 2. 接触化妆品或季节过敏后易引起皮肤过敏,出现红、肿、 痒。皮肤缺乏光泽,脸颊易充血红肿。 3. 因季节变化而使皮肤容易呈现不稳定的状态。主要症状是搔痒、烧灼感、刺痛、皮肤发痒和出小疹子。 4. 容易受冷风、食物、水质、紫外线、合成纤维、香味等外在环境或物质的影响。 5. 单接触到刺激性物质就会引发肌肤的问题。对阳光、气候、水、植物(花粉)、化妆品、香水、蚊虫叮咬 及高蛋白食物都有可能导致过敏。 |
护理 |
1. 常用冷水洗面,增加皮肤的抵抗力。使用刺激性小的洁面产品。 2. 敏感性肌肤浅薄的角质层常常不能保持住足够的水分,无论是在夏天的冷气房中,或是在冬天干燥的气候中,具有这种肤质的人,会比一般人更敏锐地感觉到皮肤缺水、干燥,因而日常保养中加强保湿非常重 要。季节更替时,也需要留心更换不适用的基础保养品。 3. 选用对皮肤具有修护功能的护肤品; 4. 敏感性皮肤不宜去掉角质。这是因为,角质薄和角质损伤是造成敏感的主要原因,因而保养的首要原 则就是维护角质不受伤害。对于磨砂膏、去死皮膏等产品更应敬而远之。 5. 敏感性皮肤日常应加强防护。由于敏感性肌肤的表皮层较薄,缺乏对紫外线的防御能力,因此,应该 ) 注意防晒产品的使用,但防晒产品的成分也是易刺激皮肤的因素之一,因此要在擦上基础保养品之后,再涂 抹防晒产品。 |